主页 > imtoken钱包官网客服 > 比特币是24,000,但它的“贵族”都在监狱里

比特币是24,000,但它的“贵族”都在监狱里

imtoken钱包官网客服 2023-03-23 05:07:57

作者|格隆汇·维多厉害了

数据支持|毕达哥拉斯大数据

如果说最近几天欧洲和美国的疫情蔓延更疯狂,那大概就是比特币在做的事情吧。

本月16日,比特币突破20000美元单张,而仅仅5天后,北京时间今天凌晨4点,比特币一度冲破24000多美元(约合15.70000人民币) 历史最高价。

比特币的固定数量带来的稀缺性,使得它一直被拿来比喻为黄金作为对冲通胀、经济衰退、货币贬值等风险的“对冲”的“最佳选择”。

除了一些科技公司,如美国移动支付公司Square,开始将比特币纳入金融投资,老“比特黑”,如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也开始投资比特币。今年下半年。货币的怀疑态度也在逐渐软化。

11 月还表示比特币因其波动性而不是一种很好的财富储存方式 Dalio,12 月在 Reddit 上回答“个人投资者可以做些什么来保护他们的资产?当网友提问时,提供的方法实际上包括”买一些比特币”。

不过,虽然达利欧已经心软,承认比特币是一种类似黄金的资产,可以用来分散投资风险,但面对黄金和比特币之间的选择,达利欧依然机构持有比特币被没收,建议公众持有“中央银行在尝试进行交易时想要持有和交换价值的东西。”

直到现在,仍然有很多人认为 24​​,000 美元的比特币一文不值,只是一朵数字郁金香。

比特币诞生10年来,被各国媒体宣布“死亡”的次数超过370次,尤其是在17/18暴涨暴跌之后,各国媒体对比特币的报道超过了210 次。 “棺材盖”。

但比特币并没有死,而且越来越偏离“一文不值”。

机构持有比特币被没收

在这样的浪潮中,即使是达里奥对比特币价值的看法也在转向“更好地拥有它”。

而且,理论上,所有限量版在稀缺性方面都可以与黄金相提并论,为什么球鞋和潮流游戏只能小范围流通,而打着金融资产旗号的郁金香,数字货币泡沫不会持续多久3 年。

只有比特币,在其 10 年糟糕的道路上,赢得了国际流通范围和公认的高估值。

这可能是因为比特币的投资标的原本只是其持续升值带来的“副作用”。

比特币被创造出来,实际上只是为了消费。只是比特币的交易场景,由于其匿名交易的特点,大多发生在“地下”,所以暂时没有被广泛讨论。

比特币真正的“货币”属性及其大规模交易用途背后有两个人。

1

比特币第一代“宣传大使”

2008 年,一位自称是日裔美国人的人签下了中本聪。神秘人(真实身份至今不明)发表了一篇名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的论文,俗称“白皮书”,正式向世人介绍了这种闻所未闻的“货币”。 world ”及其算法。

2009 年 1 月 3 日,中本聪创建了比特币世界的第一个区块,称为创世区块,并“埋藏”了 2100 万比特币。

但当时比特币只是一堆基于密码学的数字,这是当今许多人对比特币的看法——没有任何价值。

直到 2010 年 5 月 22 日,比特币遇到了为其定价的“命中注定的人”——一位美国程序员在这一天成功在比特币论坛上用 10,000 个比特币买了两个披萨,总共花了 30 美元。

比特币也得到了它的初始价格 - 0.$003。

机构持有比特币被没收

10 年后,比特币一度达到每块 24,000 美元,使这位程序员成为世界上唯一吃过价值 2.4 亿美元披萨的人。

而对于这样的“损失”,程序员并不在意,他说:

“我不后悔,因为我认为我的行为很棒,这是我参与比特币开发的一种方式。我知道如果我可以用比特币购买食物,那就和其他任何人一样货币,我们可以靠比特币生活。”

很快,可能比中本聪对比特币更有意义的第一代比特币“宣传大使”震撼登场——2010年12月,维基解密泄露美国外交电报事件爆发。朱利安·阿桑奇 (Julian Assange) 的逃亡生涯一开始就广为人知。

随着事件的发酵,维基解密也遭遇了第一次严厉的“金融封锁”——以Visa和万事达卡为首的金融机构在美国政府的授意下,用户被禁止向维基解密捐款(用户和团队的捐款)会员是维基解密、维基百科等的主要收入来源。

而隔壁比特币社区的“反权威”也在这个时候逐渐浮出水面。社区成员无视比特币“父亲”中本聪的反对,坚持将比特币捐赠给维基解密,而阿三奇也非常​​支持加密货币。

中本聪反对的理由很简单,就是比特币还没有成熟,把币当成货币捐赠,尤其是捐赠给被大多数合法金融机构拒绝的wiki解密,无异于自焚,也不利于比特币的成长和完善。

但看到“保守”的观点无法抑制社区成员捐赠的热情,再加上阿桑奇张开双臂,中本聪大概意识到,脱胎于去中心化技术的比特币自然也无法围绕他的意志。

一周后,即 2010 年 12 月 12 日,中本聪在比特币论坛上发表了一些关于小错误修复的文章后退出了竞技场。

阿桑奇对比特币的支持也被广泛认为是比特币从“中本聪的比特币”转变为“每个人的比特币”的催化剂。

2017年,维基解密再次遭遇“金融封锁”。同时,2017年比特币也迎来牛市。

为此,阿桑奇特地发推“感谢”美国政府的封锁,称正是这样的封锁使得维基解密自2010年以来积累的4000多枚比特币捐赠,成为与美国政府的一次成功投资。 500多倍的回报。

机构持有比特币被没收

“自由领袖”阿桑奇的多次公开“背书” 自比特币诞生之初,比特币就受到了公众的关注,也得到了“反权威”人士的广泛支持。而阿桑奇也得到了比特币社区的“回报”。

2019 年 4 月 11 日,阿桑奇在厄瓜多尔驻英国大使馆被捕。

当阿桑奇被捕时大喊“你可以抵抗,你必须抵抗”的新闻镜头在网上疯传,维基百科的官方比特币“钱包”当天就收到了价值超过 40,000 美元的比特币。用比特币捐款。

但同时,虽然不能说是“恩情报仇”,但至于当天比特币大跌超过6%的原因,外界普遍认为,阿三预判被捕,齐抛售大量比特币为即将到来的诉讼提供资金。

另一方面,除了比特币,当日市值排名前100的数字货币纷纷下跌,或许是因为这位“反权威头目”落网,打破了人们“去中心化”的梦想。

2

比特币与汹涌澎湃的“丝绸之路”

美国政府与暗网和比特币的关系几乎可以概括为“以魔取胜”——

让普通人(当然需要一些技术手段)访问暗网的洋葱浏览器,是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1990年保护美国情报通讯的员工

SHA256哈希函数加密方法,使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安全、防盗、不可追踪,也是美国国家安全局发明的。

有些讽刺的是,美国政府的一系列“发明”最终被用来逃避政府。

机构持有比特币被没收

虽然阿桑奇使用自己的“流量”作为比特币平台,但在 2011 年,一个使用比特币作为支付方式的“购物网站”——丝绸之路在暗网上推出。

这个网站让仅靠自己的程序创建和运营网站的罗斯·乌布利希在 29 岁时每月赚取 5000 万美元,并在 35 岁时被判处无期徒刑。

Ulbricht 创办网站时机构持有比特币被没收,只是想尝试开一家网店出售自己的魔法蘑菇。没想到,几天之内,买家和卖家蜂拥而至。

暗网的匿名性和比特币的匿名性是这个迅速扩张的“地下亚马逊”的重磅炸弹。

因为2011年比特币的价格只有1美元左右,“1.0版”丝绸之路上70%的商品都是毒品,剩下的就是一些假文件、假币等低价产品。

但在2012年下半年,随着比特币在阿桑奇的宣传下逐渐打开知名度,第一只比特币基金Bitcoin Fund成立。同时,伦敦比特币会议的召开也推动了比特币价格的上涨。

随着比特币价格上涨,丝路网站逐渐开始贩卖人口贩卖,甚至10多个国家的杀手都明确标明了雇佣凶手杀人等大规模交易的“商品”价格.

很快,丝绸之路注册用户突破100万,网站成为比特币初值的有利支撑。

2013 年,让 FBI 头疼的乌布利希最终被捕并被判处无期徒刑。 2013年10月1日,丝绸之路网站被关闭,成为比特币价格减半的原因之一。

但随着比特币价格的多次反弹,1.0 丝绸之路网站被封后不到一个月,Ulbricht 的追随者就拍下了2.0 丝绸之路上线。

复兴丝绸之路2.0,因其“名声”,产品品类已扩大到1300多种。同年 12 月,比特币突破 1000 美元大关。

机构持有比特币被没收

2014年,丝路创作者2.0被判入狱,网站下线。丝绸之路3.0上线没多久,其背后的创始人身份仍不得而知。此版本的丝绸之路网站仍在运行中。

今年 11 月,FBI 历时 7 年终于找到了 69,370 枚 Ulbricht 在 13 年内被黑客窃取且从未兑现的比特币,并宣布将予以没收。

一直在欧美疯狂放水,美元持续走弱的比特币市场,对美国政府将比特币数量减少近7万的事实做出了反应。自然是为比特币行情推波助澜。

3

结束

比特币的暴涨自然不是这两个人造成的,但他们两人分别代表了比特币的初始价值 ICO 的两个支点——去中心化和反权威的信念,以及匿名的需要进行非法交易。

这两个支点,尤其是第二个支点,让比特币注定不会“一文不值”。

虽然俄罗斯在2014年公开禁止在中国使用比特币,但与此同时,德国、美国、日本等国也承认比特币的合法地位。

想要在法律上禁止一种已经实现全球化的数字货币流通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

随着近期各机构公开增持,比特币已经成为资本的玩具。

作为“类金”资产,黄金全球总市值约为8万亿美元,而比特币市值在本月中旬经历了暴涨,仅突破4000亿美元。

总市值和参与者的规模都非常小。一方面容易被资本操纵,另一方面也容易放大散户的情绪。可以说,对于想炒股的散户来说,已经不再友好了。

而其暴涨背后的“贵族”,有的已经入狱,有的只是还没有入狱,这也证明了比特币的价值虽然有一根柱子,但这个柱子的名字叫做“非法法律” . ”。